“犯强汉者汇发网,虽远必诛。”
这句掷地有声的话,最早出现在西汉名将甘延寿、陈汤在平定匈奴郅支单于后,向汉宣帝的奏章中。后来,它被人们改写为“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”,成为一种誓言般的豪言。
在漫长的历史中,中原常常代表先进与富庶,自然会引来周边势力的觊觎。到了汉朝,北方的匈奴已成气候,甚至一度把汉高祖刘邦困在白登山,差点令他成为俘虏。自那以后,汉朝统治者心中对匈奴始终存在阴影,直到汉武帝的出现才彻底改写局面。
汉武帝一生几乎与匈奴作战相伴,在位五十余年,有四十多年都投入在对匈奴的战争与准备中。要打胜仗,就需要强将。对付匈奴尤其如此,没有真本事的将军,送去的只会是军粮和物资。幸运的是,汉武帝手下有卫青与霍去病两位绝世名将。
展开剩余73%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汇发网,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。这两人虽因“外戚”身份不被一些朝臣看好,但汉武帝并不在意,能打胜仗才是硬道理。霍去病更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,他的传奇几乎无可复制。
霍去病的出身并不显赫,甚至可以说卑微。他的母亲卫少儿和一位县吏私下生下了他,本是无人重视的私生子。但因舅母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爱,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写,自小便在上流社会中长大。少年时期,他展现出非凡的骑射天赋,加上卫子夫和汉武帝的疼爱,很快走上仕途。
十七岁那年,他被任命为剽姚校尉,跟随卫青出征。霍去病天生无畏,带领八百骑兵深入沙漠,首战便大获全胜,俘斩两千余敌人,还生擒匈奴贵族,立下赫赫军功。汉武帝亲自嘉奖,封他为冠军侯。这在封建王朝中极为罕见,他几乎凭一己之力走到封侯之位。
霍去病并未因年轻得志而自满,反而立誓要彻底消灭匈奴。十九岁时,他已能独当一面,先后指挥河西之战与漠北之战,歼灭、招降匈奴数十万,名震天下。他与舅舅卫青一道执掌大汉军权,真正成了匈奴的噩梦。
然而,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战神,却在事业巅峰时突然去世,给后世留下无尽疑团。那一年,汉武帝正准备最后一击消灭匈奴主力,却因霍去病的骤然离世而被迫停战。《史记》只是简简单单写下一个“卒”字,让人难以置信。
关于他的死,后世流传着三种说法:其一,他在战事中染病而亡;其二,汉武帝担心卫家势力过大,暗中除掉了他;其三,是卫家内部下手。但仔细分析,这些推测都难以成立。若说染病,并无史料证据;若说汉武帝动手,他更需要霍去病来彻底击垮匈奴,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自断臂膀;至于卫家下手的说法,更无从谈起,因为霍去病的存在正是卫家力量的保障。
霍去病的骤逝,至今仍是一个历史谜团。汉武帝痛惜至极,下令将他的坟墓筑成祁连山的形状,意在表彰他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”的壮志,并让他陪葬茂陵。
霍去病短暂而璀璨的一生,像流星划破长空。他用无畏与天赋,为大汉写下了传奇,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追问。
参考文献:《史记》《霍去病与匈奴的战争》等汇发网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